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关于《饭戏攻心》朋友圈,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讨论。其中既有赞同,也有反对的声音。当然,这是预料之内的事。我之所以要做这个举动,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这部作品,讨论这部作品。
但我个人的观点很明确:这是近几年来,香港最好的影视作品。
香港的黄昏影视舞台
要讨论这个观点,我们需要回头看看最近几年来,香港都有些什么作品。
其实继香港警匪片没落之后,香港的影视界一直在寻求新的出路。但到头来,我们发现那些真正脱颖而出的好作品,往往还是警匪题材。如2021年很火的《怒火·重案》,以及我很喜欢的2018年的《无双》。
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看,它们都是好的作品,但只能止步于商业片,缺乏艺术创作该有的灵魂。不可否认,随着影视观看的门槛逐渐减低,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已经远不及以前了。因此,每一次在院线看到带有艺术性的作品时,我都会有强烈的推荐欲。
而我认为《饭戏攻心》就是一部在商业与艺术之间,拿捏得很好的作品。
误导的片名
这部作品在大陆的片名叫《还是觉得你最好》。我相信绝大部的观众,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都会被片名误导,认为这只是一部家庭纠纷,最后happy ending的常规家庭片。
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在大陆要取一个这样的名字,但我想强调这部戏本名是叫《饭戏攻心》。原片强调的内容不在“好”字上,而在“饭”字上。剧情的展开,安排都围绕着“饭局”。同时,戏里戏外都是戏。
荧光幕上的舞台剧
为了迎合这个主题,作品采用了大量舞台剧的表现手法。演员的夸张的表演,走位,情节安排等。很多看似是电影的喜剧的表现,实质上是舞台剧的效果。这种效果的作用很明显,就是“荒诞”。
全片的故事看似简单,但短短120分钟里实际涉及了三段复杂的感情,但导演可以很巧妙地通过四顿“饭”,把剧情自然推动。每一顿饭,其实都在解决一个问题。
罕见的作品灵魂
我一直在强调,这是一部带有了艺术性的作品。那它身上的是什么呢?我认为是导演对如今香港的思考,也是大部分当今香港年轻人对自己所在的社会的思考。
提到香港,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它过去的经历、成就。香港是一个大熔炉,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感情,但其中最强烈的一定是“狮子山精神”,也就是所谓的人情味。
如果要挑一样可以代表香港人情味的东西,最好的选择是什么?片中给出的答案是——叉烧。
叉烧可以说是香港的大众美食,常出现在各种快餐、盒饭中。尤其在上世纪香港的快速上升期,更是各大打工人的经典回忆。
新旧时代的抉择
片中的大哥正是一位旧时代的守护者,他坚守着自己上一代留下的叉烧工厂。作为家里辈分最高的人,长兄为父,他极力渴望着维系家人的团结。
正如如今的大部分刚青年一样,大家都渴望着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个时期的香港,维持某种地位的平衡。但这又谈何容易。正如片中的剧情一样,结果终究是一地鸡毛。
究竟为什么要如此执着,我认为片中传达的观点是:迷失。
大哥是一个色盲的人,天生分不清叉烧的红与绿,正因如此,他始终无法在新旧时代的混沌中抽离。
其实全片充斥着大量这种矛盾,钟情老旧物件的Monica与新青年二哥,童养媳猪猪与投身电竞的三弟。尤其是借用一顿饭中,猪猪做出了满桌诸如“猪扮牛”等菜式,来讽刺这种矛盾、错位的感情。
走出去
那么,该如何破局?
其实二哥,三弟在片中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人们,他们支持卖楼,重新生活。
走出去。我相信这是导演在长时间观察、思考后得出的结论。
片中有一幕貌似很荒谬,却又对剧情意义重大的安排——就是大哥与想象的妈妈的重逢。大哥问妈妈,自己做的难道是错的吗?妈妈回答,自己从来没有让他坚守房子。在过去的时代,她只是一个身不由己的人。
当然,每个人对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看法。在我看来,《饭戏攻心》给我的更多是无奈与唏嘘。走出去,貌似是一个勇敢的鼓励,但在其背后,我看到的是一个社会对时代变迁的无奈。